在病人临终之前或临终后,家属要给逝者沐浴更衣。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的一次化妆整理。但是这样的沐浴更衣,已经远远超出了服装本身的物质形式。亲属给死者沐浴,一方面寄托了生者对死去的人的深深的孝敬之情,一方面也有和寿衣一样的象征意义。
按照旧时的规矩,在沐浴更衣的仪式结束之后,还要举行饭含仪式,饭含是指在死者的口中放入米饭之类的东西。这是为了不让死者张着空嘴、饿着肚子到阴间去受罪,而成为饿死鬼。
一、寿衣、必须是全是新的,一般上下身均穿单夹棉(四季同)。但一律不穿皮、毛、缎的衣服。俗说亡人如果穿皮鞋或皮底鞋,毛衣 毛料下辈子就要托生畜生了。衣服也不叫带扣子,只逢个带儿代替。扣子叫纽子,不穿缎子因为缎子和断子同音。
二、备寿衣,高龄老人,家庭条件富裕的,或出门闺女亲自给老人做的,也有的是女性老人健在时亲手做的,无论谁做,时间,是闰月时做好,意味着延长寿。
三、先把寿衣顺好由亡人身下往上穿,顺利的话,很快就穿好了。亡人穿衣应在断气前或刚断气,时间拖长了,四肢变硬,就不好穿了。
四、传统式的寿衣(一般按照清服饰)男人共七件,上衣白衬衣、棉袄、大衫、下身内裤、裤子、袜、白袜、鞋。女人穿衣,上身白衬衣红小袄、兰大袄、下身内裤、兰棉裤、四褶裙子、黑纱包头、绣花鞋、白袜、手镯、戒指、耳环、另外还有讲究些女性戴凤凰霞帔、穿女蟒等这些服饰。
寿衣外面多为杏黄色,女人外衣多以青蓝,古铜色为主,寿衣无论内外衣,一律不用纽扣,只用小条布带,因为以带子代替纽扣,暗喻会带来儿子,后继有人。
从面料上将,棉质寿衣比较好,而丝质寿衣比较贵重。四季穿棉,寿衣不分春夏秋冬,都要穿棉,也就是把一年四季的衣服穿全。
穿单不穿双——寿衣一般为单数,按照上下身相加的总数还有讲究
铺金盖银——寿衣套装里的被褥一般是铺金盖银,褥里是红色,象征着老人铺金盖银,后背红红火火。
不用扣子、缎子——寿衣上一般不用扣子、缎子因其有扣住子孙、断子绝孙的谐音、
长衣长裤——寿衣只穿长衣服,不能穿短衣短裤,意在不能让遗体遭受风吹日晒雨淋。
寿鞋——寿鞋为棉制,底上有莲花,因莲花是佛的座位,表示着脚蹬莲台,去往西方极乐世界。
垫背钱——七枚铜板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,意思是七星引路,魂归北斗,后背发迹。
不空手——可以手持金银元宝,金银戒指,手绢等物,老人走后不能空着手。
绊脚绳——过去将为防止诈尸用,将双脚绑上,入殓后解开。现在则是为了防止运输路途颠簸,影响老人仪容。
盖脸布——盖脸部又称为瞑目、面衣、清朝入关后,改穿满服,剃头留辫子,
不穿皮鞋——寿衣的材料不能用皮、毛、鞋也是不能穿皮鞋,老话将是沾了皮毛,转世有可能成为动物。
口铃——老话是嘴里不能空,或者是转世时不要忘了多说好话。
提前准备寿衣——早年间,在老人六十岁时就把寿衣布料准备好,七十岁时由女儿做好,每当过寿时,都要穿一穿。寿衣的寓意实际是很吉祥的,尤其是在得病时准备寿衣,甚至能为老人冲喜。只是近些年,人为的偏见将寿衣跟死亡化上了等号,这是有悖于传统习俗的。


